( 宋 苏汉臣《妆靓仕女图》 )
院墙高耸的庭院里春莺啾鸣。
刚起床的少女梳洗完毕,
慵懒地坐在铜镜前,
旁边站着垂首待侍的丫鬟。
镜前女子玉手芊芊,
兰花指微翘,
打开妆奁,描红点唇。
香炉氤氲,微风习习。
这就是约两千年前
中国古代女子化妆场景。
殷商时期有了铜镜,用以自鉴。相传玻璃镜子明朝由欧洲传入,然也只有权贵能有幸用之。在古代,并没有专门的梳妆台这一类家具,通常是将女子常用的镜台与盛放化妆品、梳妆用具的梳妆匣统称为“妆奁”,而镜台与梳妆匣也并非独立家具,只是依附于其他家具的器件。唐代文学家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帏幙帘榻,焕然夺目;妆奁衾枕,亦皆侈丽。”
中国传统造物讲究“器以载物”,梳妆台也是如此,它的发展代表了不同时代、不同阶层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最早的梳妆台即“妆奁”的历史,可追溯到席地而坐的时代。女子梳妆时坐在席垫上,各种梳妆用具亦搁置于席面,梳妆完毕,再将零散的梳妆用具收起来。 传统妆奁形如小方匣,正面对开两门,门内装抽屉数个,面上四面装围栏,前方留出豁口,后侧栏板内竖三扇至五扇小屏风,边扇前拢,正中摆放铜镜。
垂足而坐的坐姿在宋代最终确立下来,室内家具逐渐增高,大型梳妆台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。这时的梳妆台,台面上竖着镜架,旁设小橱数格,镜架中装大块玻璃镜。民国期间,受欧风薰陶,玻璃镜梳妆台大量出现,形体较前高大许多,带有洋式建筑风格。有些简单的,在台面两端安设抽屉,中间以轴相连带木框的椭圆形镜子。
(旭东红木·红酸枝龙凤梳妆台)
妆奁一词在古汉语里还有嫁妆的含义。“十里红妆”通常用来形容女子嫁妆的丰厚,而梳妆台也是古代女子出嫁必备的嫁妆之一。女子出嫁时,因为经济状况不同,民俗文化不同,嫁妆可多可少,但“妆奁”和“妆箱”却是必不可少的,在一些少数民族也不例外,可见,妆奁在古代的婚嫁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明代有一种妆奁称为“官皮箱”,因为其名导致很多人误以为是书房用具,著名物专家王世襄先生从传世物甚多、花纹题材多与婚嫁有关的吉祥图案等角度,认为官皮箱是陪嫁妆奁,乃妇女用具,其盖下平屉适宜存放铜镜、油缸、粉盒等,下面抽屉可放梳篦、簪、钗等。
(旭东红木·大红酸枝金蝉梳妆台)
梳妆台作为历来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,历经演变,发展出多种形态,而红木梳妆台却是用现代技艺还原旧制的美。“当窗理云鬓,对镜贴花黄”在古代梳妆是礼仪,放到现在更是取悦自己的一种方式。